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2000-2010
 
     
展覽日期:  2011/03/19 ~ 2011/05/22
地點:台灣國家美術館 A1展覽室
 
 

台灣自2000年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開始專案補助國立台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展出工作。2000年國美館邀請建築師李祖原、王重平、藝術家蕭勤共同以《生命城市》(Life City)為題策劃參加「第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與大會主題《城市:少一點美學,多一點倫理》(The city:Less Aesthetics more Ethics)相互呼應,以S. Stae Battioto學院作為台灣首次踏上威尼斯建築舞台的平台,然而也自此開啟台灣參與國際建築展示的時代。


2002年「第八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會主題為《下一波》(NEXT),國美館首度在國內公開徵選參展團隊,由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之姚仁喜建築師以《2010願景台灣」(2010 VISION TAIWAN─NEXT EXIT)為主題展出新竹高鐵作品,代表我國參與雙年展展覽,於「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展出,延續繼「威尼斯視覺藝術雙年展」之後參觀者對此展場為「台灣館」的印象;2004年主辦大會主題為《蛻變》(Metamorph),我國由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呂理煌教授帶領之「建築繁殖場」代表參展,展題為《台灣館-建築繁殖計畫:從台灣台南到義大利威尼斯》(Taiwan: The Interbreeding Field)。


上述幾屆皆以公開徵求一位建築師代表台灣展出,自2006年起,國美館開始徵求策展人,藉由策展人的整合規劃與論述為台灣挑選出更多優秀的建築團隊參展。2006年大會主題針對城市與區域的轉型,標題為《超大型城市:城市規劃中的問題》(The Meta-city: Issues in City Planning)。台灣館由策展人阮慶岳教授策畫以《微型城市》(Micro Cities)題目,邀請劉國滄、黃聲遠、謝英俊和來自荷蘭的Marco Casagrande 以及來自挪威的3RW Architects建築團體共同參展;2008年「第十一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之大會主題為《超越那兒:建築非建物》(Out There:Architecture Beyond Building)主策展人為Aaron Betsky助理策展人為Emiliano Gandofi,「建築繁殖場」榮獲威尼斯大會邀請,再度參加展覽,並且於大會主題館綠園區內義大利國家館(Giardini-Padiglione Italia)展出。台灣部分則推出由郭肇立與劉克峰兩位教授聯袂策展《夜城》(Dark City)參展,參展建築師有何以立、邱文傑、姚仁喜、楊家凱、陸希傑及蘇喻哲等六位。


2010年第12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策展人妹島和世,為第二位獲得普立茲建築獎的女性建築師,她提出《相會在建築》(People meet in Architecture)作為大會主題。國美館延續公開徵件方式,由交大建築所教授曾瑋所帶領的團隊獲選為參展團隊,以《休息中─台灣當代的空間變異性》(Take a Break: Spatial Variability in Contemporary Taiwan)作為展覽題目。曾瑋所提出的新策展概念與構築法,運用台灣常見的PVC充氣素材做為主要構件,配合染布、造型家具、複合媒材與影像多媒體裝置等,為具有五百年歷史的所在地「普里奇歐尼宮」,注入「輕」、「軟」的空間質地。


此外,自2002年起,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均以普里奇歐尼宮作為展場,該處鄰近聖馬可廣場之地理優勢,,吸引了眾多的參觀人潮,無形中也為台灣建築之國際交流助益良深。而自2000年李祖原、姚仁喜等台灣建築界知名人士代表台灣參展後,多年來,台灣建築界亦非常重視此項展覽,視之為提升個人榮耀與知名度之重要資歷。於2010年之第12屆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後,為表彰台灣建築藝術之成就,,國美館特於民國100年舉辦本項回顧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2000-2010》,為台灣參加此項國際盛會做一階段性的彙展,實深具重要意義。

資訊來源:2011.3.24

http://www.ntmofa.gov.tw/chinese/showinfomation1_1.aspx?SN=3159

 

 

 

arrow
arrow

    施岳東專業美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