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認識達文西所繪的"蒙娜麗莎",也越來越多藝術家借鏡蒙娜麗莎畫像改造成更具特色且獨創的樣貌,有空不妨到高美館看看誰又把蒙娜麗莎發揮出更有趣的創意呢!

 
「蒙娜麗莎500年:達文西傳奇」
 
高美館積極引進國際級質量的藝術思潮,為觀眾介紹第一手國際巨匠,更為在地藝術家開創與國際對話的創作舞台,本次將藉「蒙娜麗莎500年:達文西傳奇」展出之際,盛大推出「我們都是蒙娜麗莎-當代篇:蒙娜麗莎MIT」當代藝術創作計畫展。為歡慶高美館19周年生日快樂,邀請19位當代藝術家,以充滿創意、詼諧與多元媒材的語言,呈現在地語言思維與西方哲思碰撞激盪的精采面貌, 從理想「美」的概念展開迷人的跨時空對話。

參展藝術家
可樂王、李明則、何孟娟、李文政、杜珮詩、吳耿禎、周珠旺、林慶芳、東冬・侯溫、邱禹鳳、柳依蘭、張立人、張恩慈、張騰遠、陳云、陳敬元、黃建樺、楊珮祺、盧明德
 
 
主辦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
展覽名稱: 「我們都是蒙娜麗莎-當代篇:蒙娜麗莎MIT」
展覽時間:102/6/22~102/9/15
展覽地點: 104-105展覽廳
 
 蒙娜麗莎MIT__林慶芳   蒙娜麗莎MIT_陳敬元
 
 
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巨匠再現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 1475-1564)與達文西、拉斐爾並稱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作為一名偉大的畫家、建築師、雕刻家與詩人,他的藝術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最高典範,他將古典主義的文化傳統推至巔峰,更是矯飾主義的開創者、巴洛克主義的鼻祖。米開朗基羅撼動人心的創作為西洋美術史開拓嶄新格局,其藝術理念更為當時與後來藝術發展脈絡帶來至深、至遠的影響。

釋放石塊中禁錮的靈魂
米開朗基羅熱愛雕刻,也不厭其煩地強調自己是雕刻家。他經常不顧危險與路遙,親自前往卡拉拉(Carrara)的採石場,只為選取最合適的大理石作為雕刻石材。米開朗基羅不像其他人先做黏土模型再按比例刻於大理石上,而是在素描構思人像之後,開始一層層削去大理石,逐漸讓人像從石塊中浮現,好似將禁錮的靈魂從石塊中解放一般。本展展出米開朗基羅知名的《大衛像》、《聖殤》、《瀕死的奴隸》等雕刻作品。這些石膏像是由原作翻模複製而成,在各方面均與原作相同。由於這種複製方式可能會對原作產生損害,因此19世紀末以後已經完全禁止。

珍貴手稿高雄再現
手稿真跡既珍貴又脆弱,臺北展出後,原有的手稿必須回到義大利的庫房中,所以在高雄展出的是全新的15件手稿。這15件手稿真跡中,包括了人體摹寫、建築設計及書信手稿等三大類。其中,米開朗基羅為《卡西納之戰》畫作中間的一群年輕男子所做的習作,讓人聯想到晚期羅馬石棺上的海力克斯。相較於希臘羅馬的古典雕像,米開朗基羅描繪的人體線條特別強調解剖學般的肌肉紋理,呈現不同於古典雕刻的力與美。手稿中有趣的是,米開朗基羅曾經將這張草圖折疊成四等分再利用,在某個角落註記了1528年的9月至10月間,他為姪兒買鞋的費用,以及姪兒來訪時的開支等等。透過手稿真跡,我們好像穿越時空見證了一代大師樸實的生活。

本特展由高雄市立美術館與時藝多媒體及米開朗基羅故居博物館(Casa Buonarroti)攜手策劃,展出米開朗基羅於濕壁畫、雕刻與建築設計經典作品之摹作,其珍貴的書信、素描等手稿真跡更首次來台展現。本展涵蓋五大單元:一、不為人知的米開朗基羅(有關其形象、私生活與工作室);二、米開朗基羅的雕刻與繪畫(含原尺寸7公尺高的《大衛》、《聖殤》以及濕壁畫摹作);三、米開朗基羅的建築與詩文;四、文藝復興王者之爭:達文西vs.米開朗基羅;五、米開朗基羅故居博物館手稿真跡。透過多元的展覽面向、精采的展出內容,引領觀眾步入米開朗基羅的藝術世界並發掘巨匠之所以為巨匠之緣由。

米開朗基羅官網:
http://michelangelo.mediasphere.com.tw/
(也可點擊下方相關連結進入)
 
展覽地點: 高雄市立美術館 201~203廳 
展覽時間:102/6/15~102/9/29   
 
          
圖片:羅馬聖殤 / 1498-1499 / 石膏複製 / 藏於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
 
(圖文載自高雄市立美術館官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施岳東專業美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